寻求职场提升,你需要坚持写作的10个理由

师北宸 领英公关经理,商业周刊中文版专栏作家

 

写作,不仅仅是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的方式,也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你的机会,更是自己沉淀收获、积累、思考和成长的手段。如果你还在为机械重复的工作而烦恼、感到迟迟不能提升,不如开始尝试写作吧。

 

写作是一项低门槛、高回报的事情,能够提升你的工作杠杆率

 

写一篇文章,发在各个平台,能够被许多人看到,这能够提高你的单项工作产生的影响;如果相似的内容需要反复和别人讲的话,也可以写出来,沟通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这些都是 “高工作杠杆率”的事情。

 

写作能拓展你的知识领域,让你在一个地方“占上坑”


有一位叫伯通的自媒体人说过,写文章就像打魔兽“开分矿”,拥有两个矿场的人是拥有一个矿场的人的收入的两倍,能够迅速开分矿的玩家,会有更好的战略优势。写文章也类似,当你把某个话题谈透了之后,这个“矿”就是你的了。


比如这两天最大的新闻: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出来的时候,《大西洋月刊》一篇旧文《ISIS到底要什么?》在微信朋友圈被刷屏。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热点背后的原因和机理都是相似的,占了一个“坑”之后,收益无穷。

 

 

写作环境不重要,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写


写作对硬件环境要求非常低,一台笔记本电脑足矣。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怪癖,但其实都是找借口,坐下来,打开电脑,手机调到飞行模式,开始写吧。


我能在各种复杂的场所下写作:咖啡馆,飞机上,办公室,甚至出租车和公交车上。当你时间真的很紧迫而又真的想写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都不是事儿。

 

 

素材并不难找,Google+维基百科可以找到99%的写作素材


互联网是最伟大的发明,而互联网中最伟大的发明在我看来就是Google和维基百科,通过Google和维基百科,你可以找到99%你想找的内容。很多时候,只需要多搜几次,多点几页,你想要的东西就会自动跳出来。

 

分享你的经验,每个人的体验都独特而有价值,值得分享和发挥


作为一个公司人,我常常会有自己的价值很难得到完全发挥、被束缚住了的感觉。这并不是公司不让你发挥,而是当你有多种技能或者兴趣,但并不能很好与公司目标结合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的热情和能力无处释放。
更高效发挥你能力的方式,是让你的能力为社会上其它有需要的人提供价值,这不仅对你自己很重要,对别人也很重要。


利用你的认知盈余帮助这个社会填平信息沟壑,你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被分享的人获得了新知。这是三赢。

 

 

写作能够让你保持学习


要写好一篇文章,输入输出比是一百倍的关系。形象一点的解释是,如果你要写一篇一千字的文章,你的阅读至少要达到十万字。


个人体验、观察都是很好的输入方式,但这样的方式效率比较低,最高效的方式仍然是阅读。阅读理解能力强的人,小半天就能完成十万字的输入,虽然看起来量挺大的,但如果认真去执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这并不是多大的困难。

 

 

写作能让你深度思考


写作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要写好一篇文章,你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观点,围绕这个观点,你要搭结构,搜集素材,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修剪,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前,你可能还要经历补充搜集、修正、再搜集、再修正等过程,才能打磨好一个话题。


这是不断逼迫自己让自己思考越来越严谨的过程,而写作,是塑造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写文章看起来是一项非常孤独的工作,一个人对着电脑屏幕敲字,但是当文章发出去之后,社交模式就已经启动了。只要你持续输出你的观点、你的兴趣、你的喜好,你的文章会帮助你找到志趣相投的人,这样的人如果通过线下去发掘,概率很小。

 

结识大牛,不如成为大牛,让别人结识你


如何获得别人关注?“获得别人关注的最好的方法是主动提供帮助。”而大牛们有钱又有资源,人脉更广更优质,他们会需要什么帮助呢?


大牛最需要的,而你可能有的,是信息,即你独特的视角,你对待周围事物的看法。主动提供帮助堪称是建立一切关系的不二法门,写文章分享出去,本身就是主动提供帮助的过程。

 

 

过持续写作,好的商业机会、工作机会找上来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吧:我在《商业周刊》、腾讯大家有固定的专栏,其它很多媒体会转载我的专栏文章,比如财新、百度百家、虎嗅等。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邮件,发件人凤凰网的副总编辑,他说正在寻找凤凰网科技频道的主编,问我有没有兴趣聊聊。聊完之后,我从一位从没从事过媒体的人,跑到凤凰网科技频道做主编去了。

 

总之,我写作的初心是兴趣和学习,但回报超出了我的想象。如果你在职业上希望更进一步,那么可以开始写作了:它的门槛很低,能提供你的工作杠杆率,能够拓展你的知识、帮助你思考,也能让你结识更多人、甚至更多机会。

 

 

师北宸 领英公关经理,商业周刊中文版专栏作家

如何通过写作打造个人品牌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