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玥
北京
二级心理咨询师
评分: 9.3
响应率:
约聊人数: 10
  • 我该“成长”吗?如何成长?

    现在,随着心理学的越来越普及,很多专业名词使用得越来越“泛滥”,或者将专业名词和生活中的词汇混淆,很多人似乎听过,XX该成长,那么对于个人呢?我,该成长吗? 成长,也许是一个阶段跨越另一个阶段,想要取得新的平衡,内心变得不一致了,觉得有些地方该突破,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也许,这个是该和心理咨询师聊聊的时候了... ... 【这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如果想要开启,建议先阅读并购买话题“咨询前必读,初始访谈”,让我们看看彼此是否匹配,再决定是否开启一段咨询关系。】 【在行郑重提示】:此话题内容仅为该行家在心理领域的的个人经验、意见或观点,仅供学员参考所用。如您或您的家人有诊疗需求,在行请您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本话题内容及行家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平台对话题内容不予担保,烦请知悉。

    ¥500
  • 你正处于“虐恋”中吗?

    有时候,恋爱中的两个人距离是够近了, 但是因为彼此都带着“待修磨”的边边角角,互相爱着,也扎着彼此。 喜欢的时候轰轰烈烈,不喜欢的时候恨不得用眼神把对方杀掉, 处在这样的关系里,你是否感觉到痛苦、不寻常呢? 就像两个刺猬抱团取暖,真的很想爱对方,只知道靠近,不知道怎么去爱, 最后,弄得两败俱伤... ... 你是否对于你的恋爱模式感到好奇呢?你是否对于你如何会对这样子的“爱”感到心动, 你也无数次地问自己:我怎么老是招惹这样的人? 想要了解自己,从爱的方式开始吧! 【这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如果想要开启,建议先阅读并购买话题“咨询前必读,初始访谈”,让我们看看彼此是否匹配,再决定是否开启一段咨询关系。】 【在行郑重提示】:此话题内容仅为该行家在心理领域的的个人经验、意见或观点,仅供学员参考所用。如您或您的家人有诊疗需求,在行请您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本话题内容及行家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平台对话题内容不予担保,烦请知悉。

    ¥500
  • 我很“优秀”,但是开心不起来

    我是985/211学校毕业,有硕士/博士的学位,毕业后拿着不错的薪水,也谈着不错的对象,但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总感觉心里“空空”的,我是抑郁了吗? 别人看着我一切都好,我也做着我该做的事,为人妻、为人夫、正常工作、为人父母,但是我总觉得我不喜欢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想有点“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没有目标,很迷茫。 人家说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家人觉得我应该谈恋爱、结婚、生子,但是我虽然也不小了,总觉得有些事情“未完成”,但是,又不知道那些是什么... ... 你感觉到了不开心,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向谁说,似乎他们都不能理解。似乎创造了一些价值,但是体会不到“价值感”。 一直以来的生活都是这样,按照“应该”的做了,努力做那个“好的、乖的”,也许你以往的人生中缺少点什么,自体心理学认为,自体客体经验之于人的心理,就像氧气,不可或缺,那些个“应该”的背后缺少对一个人感受的回应。 如果你的问题和以上所述有交叉重叠的部分,不妨和我聊聊,也许心理咨询能够帮到你。 【这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如果想要开启,建议先阅读并购买话题“咨询前必读,初始访谈”,让我们看看彼此是否匹配,再决定是否开启一段咨询关系。】 【在行郑重提示】:此话题内容仅为该行家在心理领域的的个人经验、意见或观点,仅供学员参考所用。如您或您的家人有诊疗需求,在行请您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本话题内容及行家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平台对话题内容不予担保,烦请知悉。

    ¥500
  • 咨询前必读,初始访谈

    一段正式的心理咨询,一个靠谱的咨询师,对每个想要求助心理咨询的人来说特别重要,那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前1-5次为初始访谈阶段: 为什么要这么多次呢?那么,我来讲解下,评估阶段我们做些什么工作: 【第1次】——初步判断匹配度,可以选择30分钟的预访谈。 你的“议题”是否是咨询师擅长的,我的擅长领域在个人介绍中有写到,但是你的特定问题无法判断时,可以直接和我在第一次访谈中沟通。为了节约时间成本,第一次建议以视频方式进行。 其实咨询很看重“关系”,咨访关系本身就是有疗愈作用的,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合适呢?第一次的沟通可以是初步感受两个人的场是否搭,判断方法:和这位咨询师讲话是否放松,是否会有“些”被理解的感受(为什么这么说?再神奇的咨询,也不可能只通过一次来解决问题)。 “设置”,固定的时间和场所,私密安全的环境,保密原则,请假制度,等等这些均属于设置的部分,这些部分本身就会增加人内心的确定感和稳定感(往往是许多人内心缺乏的),设置部分也会在第一次咨询中讨论。 【第2-5次】——判断是否适合长期工作 这是一个相对灵活的设置,我需要了解的部分有:你的议题相关、成长背景、社会支持系统、危机情况、就医服药情况等等,均用来判断我们是否需要及适合长期工作,还是制定一个相对阶段性的计划,默认:20-30次为短程咨询(只针对一个议题相对有范围的探索,适合经济能力受限、或者想要尝试咨询的来访者)、30-50次中程咨询、50次以上长程咨询。 【咨询方式】——哪种效果好? 咨询的效果和进行方式是有关系的,面询,视频,语音,效果依次递减。故:语音方式,只建议首次访谈,建议选择语音方式,以视频方式进行,省时、高效。 之后的咨询,均选面询,如果距离遥远,则以视频方式进行,价格同线下约见。 【注意】选择其他话题的来访者,可以选择此话题处的语音方式进行首次沟通,建议以视频方式进行,咨询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的过程,信息越全面,理解的过程也会越趋近于来访者的内心。 【在行郑重提示】:此话题内容仅为该行家在心理领域的的个人经验、意见或观点,仅供学员参考所用。如您或您的家人有诊疗需求,在行请您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本话题内容及行家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平台对话题内容不予担保,烦请知悉。

    ¥300
  • 产后抑郁——至暗时刻

    “恭喜你做妈妈了!” “每天看着你的孩子,会特别开心吧!” “孩子睡,你也睡,一定要注意休息啊!” “看你条件这么好,有月嫂照顾你,什么都不用管,多幸福啊!有什么可难过的呢?... ...” 别人说的似乎有道理,但是你就是开心不起来。每天情绪低落,动不动就哭,还怕自己的心情影响了奶水。虽然很爱孩子,但是看到他/她,也不能让你一下子觉得“世界真美好”,反而因此自责。“注意休息”——多么轻松的话,可是你睡不着。烦躁、难过,感觉真的太糟糕了,但是更糟糕的你对于自己太糟糕了,不是个好妈妈。 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而我不行??? 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看,女生怀孕生子过程会激活一些潜在的“创伤”,激活脆弱、无助、内疚、怨恨等等很多情绪;有的人会激活自己在宝宝时刻,没有受到好好对待的“缺失”;有的人会激活母女关系里的“伤痛”... ... 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惑,而且通过自救方式无法缓解,不妨和我聊聊。有些准妈妈在孕期已经出现了情绪波动,也可以在此时开始提前准备心理上的“待产包”。 一些建议: 1.有些产后抑郁来源于自我价值感的崩塌,之前是叱咤职场的精英,产后面对照顾婴儿——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手足无措,充满挫败感。而之前维系自我价值感的工作(支撑点)不复存在。是否可以考虑找一些之前能够找到价值感的事情尝试一下呢?哪怕是找机会化个妆、捯饬一下。孕产妇用的化妆品市面上也可以找到。 2.尽最大努力维持一些社交。我知道迈出去这一步很难,最难的除了现实原因之外,还有负罪感和内疚感,我那样,还是个称职的妈妈吗?尽力让自己开心,也是妈妈的责任之一,这是为孩子创造的情绪环境。 3.适当求助,把独自带娃模式扩大到网络/系统带娃模式。照顾孩子,传统观念上总认为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即使是妈妈内心也内化了这样的模式。但是,发挥家庭成员每个人的优势,让孩子内化每个人身上那些好的部分,对娃、对家庭、对妈妈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如果你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或严重自杀、伤人、伤婴想法及表现,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这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如果想要开启,建议先阅读并购买话题“咨询前必读,初始访谈”,让我们看看彼此是否匹配,再决定是否开启一段咨询关系。】 <附加:稳定的设置,包括安静的场所、时间、频次是咨询效果的保障,但是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太特殊的时期,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可以协商以上内容>

    ¥500

行家自述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师 曾任高校兼职心理咨询师,现任高校外聘心理督导师 专注领域:创伤的复原、情绪情感问题 低价值感(自卑心理及无意义感) 关系议题(包括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原生家庭、伴侣) 咨询师个人分析、性少数群体的咨询、大学生的咨询 【培训经历】 1. 美国IPI(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动力学心理治疗项目 临床型证书 在读(2023-2025);渔歌轻飏第六期心理咨询师学员;中-巴国际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连续培训项目(北京回龙观医院);当代自体心理学高级研讨班,主体间性心理治疗工作坊;Allen Siegel自体心理学临床咨询技能与应用;研讨班|拉康精神分析的临床概念化 2. 针对性少数群体的培训:第十八期性少数群体友善咨询师培训;跨儿友善心理工作者培训;多元性别敏感度进阶训练课程 3. 工作经验:曾任高校兼职心理咨询师;1500+小时个体咨询经验;目前持续稳定督导及个人体验。100+小时个体督导,200+小时团体督导;个人体验400+小时(每周一次,7年+)。 目前接受美国IPI(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教员和PPP(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Program)主席委员会成员Sheila Hill的双人督导,每周一次。 【个人经历】 曾经在事业单位工作10年,现在的全职心理咨询师,最终把心理咨询当作终身事业的人。 我将借着心理学的力量和我个人对于人的心理的不断探索,陪伴来访者,使他们不再孤寂,引导他们发现那个需要理解的自己,穿越黑暗,共同完成理解的过程,最终拨开乌云见明月。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我该“成长”吗?如何成长?
你正处于“虐恋”中吗?
我很“优秀”,但是开心不起来
咨询前必读,初始访谈
产后抑郁——至暗时刻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