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LGBTQ性取向的议题?
¥650如何处理抑郁症?
¥650如何处理社交恐惧症?
¥650如果处理性生活不和谐的议题?
¥650其他适合心理咨询的情况
¥650
行家自述
密歇根精神分析学院-精神分析师候选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咨询师、督导师 LGBTQ友好咨询师 【个人分析经历】 1,从2018年开始,持续接受国内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的个人咨询; 2,从2020年至今,持续接受国际精神分析师的个人高频分析; 【个人督导经历】 1,从2018年开始,持续接受国内动力学督导的个督和团督; 2,从2020年至今,持续接受国际精神分析师的个督和团督; 【正在接受的培训】 1,MPI(Michigan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密歇根精神分析学院,精神分析培训(2025年起) 2,IPI(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国际心理治疗学院PPCP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督导项目(2024-2025) 3,MPI(Michigan Psychoanalytic Institute)密歇根精神分析学院EAP精神分析研讨项目(2024-2025) 4,简单心理第五期督导培训项目(2024-2025) 【已经完成的培训】 1,CAPA(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精神分析长程培训项目高级组(2022-2024) 2,CAPA(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精神分析长程培训项目初级组(2020-2022) 3,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治疗项目(2018-2020) 4,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2021年) 【我会如何与您工作】 我的咨询方式属于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简单来说: 1,探索潜意识的影响 我们会一起寻找那些藏在心底、可能连您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想法和感受,比如童年与父母相处的模式、未被处理的创伤,它们可能正悄悄影响着您现在的生活选择。 2,关注关系中的重复 在咨询中,您可能会发现某些让您痛苦的人际关系模式(如总被忽视、习惯性争吵),这些模式往往与早期经历有关,就像带着旧伤疤触碰新伤口。 3,每周定期见面 我们通常需要每周1-2次的固定咨询,这样的频率能让您逐渐建立安全感,打开深层的情绪,更清晰地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 如果选择进入每周3-4次的高频分析,您将能够更深度探索您的潜意识幻想的内在世界。 【咨询能带来什么改变】 1,不止缓解症状 焦虑、抑郁或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只是表象,咨询更关注为什么这些困扰会反复出现?如何打破“明明知道,却做不到”的循环? 2,重建与自己的关系 您可能会开始理解那些“说不清为什么”的愤怒、羞耻或恐惧。在想要逃避时,能停下来问自己:“我究竟在害怕什么?” 3,更自由的选择 当看清过去如何影响现在,您将有机会在人际关系中不再重复相似的冲突,对生活做出更贴近内心真实需求的决定。 【需要您做好的准备】 1,时间与耐心 深层改变需要过程,通常建议至少坚持3-6个月咨询;长程的个人分析将让您在重复与沉淀中,让那些被岁月模糊的情感纹路逐渐清晰。 2,面对真实的勇气 咨询中可能会触及让您不安的回忆或感受,这不是评判对与错,而是理解“它们为何存在”。 3,尝试新的体验 当您发现突然想取消咨询,可能是因为触碰到了重要议题,对咨询师的某些反应感到生气/失望,这可能正是探索关系模式的机会。 【什么情况适合心理咨询】 1,情绪困扰:长期感到焦虑、抑郁或情绪低落 “经常被焦虑、抑郁或说不清的情绪困扰,即使没有具体原因也难以摆脱。” -可能是过去未被处理的经历(比如童年创伤)仍在潜意识中影响您。 “经历过亲人离世、重大挫折或创伤事件后,情绪始终无法平复。” -身体症状(如失眠、胃痛)或反复出现的噩梦,可能是内心未被表达的情感在发出信号。 2,人际关系:总在重复相似的矛盾 “在亲密关系、家庭或职场中,总是陷入同样的争吵、疏远或误解。” -这常常与童年时期形成的相处模式有关,就像不自觉地沿用过去的“习惯”来处理新关系。 “明明渴望与他人靠近,却忍不住逃避、控制或伤害对方。” -这些行为可能是潜意识为了保护自己而形成的反应方式,需要被重新理解。 3,自我困惑:对身份、价值感到迷茫 “怀疑自己的价值,或在性取向、职业选择等问题上感到矛盾痛苦。” -这些困扰往往与成长过程中接收到的批评、否定等经历密切相关。 “生活条件优越却感到空虚,总觉得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 -长期压抑真实感受去迎合他人,可能会让您与内心的自己越来越远。 4,原生家庭影响:想改变却难以挣脱 “知道原生家庭带来了伤害,但总在不自觉重复父母的行为模式。” -早期家庭关系就像一套“情感模板”,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与他人的相处。 “想要自我提升,却总是被拖延、自我否定等行为阻碍。” -这些行为可能是潜意识在阻止改变——因为“熟悉”的模式会让人感到安全,即使它带来痛苦。
专业成就
担任过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兼职心理咨询师,为其研究生和博士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展开
用户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