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伟
杭州
创意指导、撰稿人、讲师
评分: 9.0
响应率:
约聊人数: 31
  • 创业公司从0开始的品牌营销指南

    创业是一种热情,一种爱好,还是一种专业?品牌是一个印记,一个符号,还是一个系统?营销是一次交易,一次售卖,还是一种方法? …… 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每天都诞生不同的创业公司,每天都诞生所谓的创新模式,每天都有创业公司欢呼,每天也都有创业公司死去……在竞争激烈的创业丛林,如何打造品牌,让它在乱象丛林突围而出?在讯息饱和的市场环境,如何让你的营销,获取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充满快餐气质的社会,如何让你的品牌加注一些匠心情怀,通过富有美学气质的创意与设计,塑造有质感的品牌形象? 和我聊一聊,帮助你的品牌脱颖而出,比如: 创业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品牌思维,应该在哪些节点打造品牌? 什么时候需要做品牌营销,怎样做营销,如何以最小预算达成最大效果? 品牌与市场营销架构如何构建?如何最大化发挥广告、设计、传播公司的力量? 如何借助好的品牌营销方案吸引更多投资人的注意? 以Uber为例,它如何通过极具创意的营销方式,塑造品牌与黏合用户? 对你的要求:创业公司创始人、品牌总监、市场总监。

    ¥500
  • 如何从广告菜鸟晋级广告大咖?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对于初入职场的广告菜鸟也是这样,无论你是文案、设计、还是客户管理,都需要付出精力,不断累积,广告之路其实并无捷径,但是广告之路也有弯路。所以,广告菜鸟若想顺利晋级到广告大咖,除了持续不断的努力,还是需要更加认清自己、认清行业,避免走弯路。 我在广告行业工作了十年,曾就职于国际4a广告公司(李奥贝纳、ddb、麦肯),也工作于国内数字广告巨鳄华扬联众,从文案做到创意总监,经历过办公室政治,经历过难搞客户,经历过职场转型,也获得过国际创意大奖……经验谈不上,教训一大堆。 作为广告(文案、设计、策略、客户管理)菜鸟的你,是否遇到如下问题: 选择本土广告公司做一个多面手,还是选择分工更细的国际4a广告公司做一个螺丝钉? 选择看似稳定的传统广告公司,还是选择看似混乱的新兴数字、社交媒体广告公司? 遇到职业瓶颈,是选择在公司继续发展突破瓶颈,还是选择跳槽? 如何在日常的繁杂工作之外,能不断吸收新知识,在工作中不断焕新,让自己不断增值? 如何在对广告工作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在每天被忙碌占据的时候,还能唤回初心,让自己找到更多价值意义? ……… 对你的要求:欲从事广告业的学生、广告菜鸟、对广告感兴趣的人员。

    ¥300
  • 数字时代品牌的「创意生成」法则

    创意从本质上说,是感性生产,它之日渐重要,是对作为理性代名词的生产本身的一个扬弃。 数字时代,随着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如Michael H.Goldhaber所言,“在当今社会,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体验成为新兴经济形态,如霍华德 ·舒尔茨所说“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对于咖啡的体验”;消费美学的复兴与设计思维的发展,如无印良品在中国的网络拓展……品牌的竞争,逐步转化为创意与创新的竞争。 作为创意领域经典书籍《创意的生成》中文版译者,结合在国际4a广告公司十年的品牌创意操作经验,告诉你如何在数字时代,于品牌不同层面,实现“创意的生成”,包括但不限于—— 如何以广告创意实现传播美学 如何以品牌创意达成品牌信仰 如何以行销创意塑造用户体验 如何以媒体创意玩转社交传播 如何以产品创意成就颠覆竞争 关于商业模式创意与设计思维 附《创意的生成》链接

    ¥400

行家自述

祝伟,创意指导、专栏作者、讲师 他拥有设计艺术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于李奥贝纳Leo Burnett、恒美DDB、麦肯McCann、华扬联众HyLink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并担任麦肯及华扬联众的创意总监;拥有多种领域的创意指导经验,涉及品牌策略与设计、电视广告、平面海报、数码行销、社会设计、出版物、艺术策展等;合作品牌如大众汽车Volkswagen、菲亚特Fiat、洲际酒店集团IHG、西门子Siemens、联合利华Unilever、澳大利亚旅游局Tourism Australia、优步Uber等;荣获奖项包括One Show 金铅笔及铜铅笔奖、Lia伦敦国际广告奖铜奖、龙玺创意奖金奖及铜奖、Hkda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奖铜奖及最具影响力奖、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银奖等;评审经历包括台湾时报金像奖、One Show亚太青年创意奖、Effie艾菲奖、Lia伦敦国际奖等;作品刊载于《Ads of the World》、《Hkda设计年鉴》、《Wallpaper》、《艺术与设计》等,展览于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香港PMQ元创方、东京光村美术馆等。 广告之外,他曾长期担任《艺术与设计》、《Moment》等杂志专栏作者,出版物包括《创意的生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招贴设计》(合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创意的形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DFI设计学院、东华大学设计学院讲授广告与设计研究课程,并受邀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单向空间、Fleishman Hillard福莱公关、Red Dot设计论坛、喜玛拉雅美术馆等机构开设讲座或工作坊。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创业公司从0开始的品牌营销指南
如何从广告菜鸟晋级广告大咖?
数字时代品牌的「创意生成」法则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