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楷雁
广州
他山做法创始人
评分: -
响应率:
约聊人数: 2
  • 企业致胜关键——我的品牌培育之道

    【品牌如人,须数年精耕,方可收。】 中国市场走了三十多年的中国制造,从工厂转型为品牌是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愿望。然而,品牌是一个培育的过程,从最初的战略构想到实际实施,有太多科学的、系统化的方法必须遵循,这显然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 以往,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从简单的“制造”出身,对于整个商业形态的终极(或唯一)追求是金钱,因此而诞生的方法在商业全球化的洪流中,就显得极为有限。所谓丛林法则,优胜劣汰。针对不同的企业(项目),必须找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方法,以便在品牌培育的过程中,创造和发挥出企业的价值,才是品牌之道。以下提出几个关键点,以供探讨: 广告打得越多,品牌就越响。 许多企业家都半真半笑地跟我表达过这类观点。其实不然,广告只是整个品牌体系的手段之一,它是遁寻整个品牌系统的打造而生,并非单一的有效方法。比如小米,推广之初,并未打什么广告,它只是运用了互联网的生态系统——论坛,以“发烧”之名赢取它的粉丝。再看三株口服液(大家还记得吧?),曾经铺天盖地的广告,最后一宗产品事故后,惨淡收场,失败告终。企业应该以将品牌价值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而不是着眼于眼前的利益。 对“硬件”的迷恋。 所谓对硬件的迷恋,在这特指土地资源和生产设备。我曾有一个客户,他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到50人的小厂,以OEM代工为主,最近几年想发展自己的品牌,便找到了我。综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我建议把着力点放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上,然后建立一个小团队,以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为主,先做一些小规模的渠道建立和推广......然而,他们经过冗长的犹豫和“严肃的”家族会议后,决定把钱花在厂房翻新(其实原有设备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他们目前的销售额)和添置设备上,而对于品牌建设方面只是象征性地做了一本画册。为此,我感到十分遗憾和痛心,因为他们其实具备产生品牌的条件的。 我的建议无法采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掌权者价值观的问题,尽管他们面临着欧美品牌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仍不敢放权给更年轻的人,让这些更加适应现今社会的思想得以运用。二是关于安全感。十几年前的“成功法则”,如今正在快速失效,他们对于市场极速变化带来的恐惧无法适应,还勉强用之前的经验去面对完全不一样的市场环境,譬如尽可能买地或者买房,以确保资产的安全。 他还告诉我,你以为这几千家厂这么多年都在挣钱吗?不,他们挣的是买地卖地的钱..... “品牌”究竟是什么? 这几年,我走遍诸多城市,拜访不下百家企业,回眸一看,就只剩这个金灿灿的问题在我的后脑勺拼命地闪烁。“品牌”究竟是什么?甚至有个别企业家轻蔑地对我说道,“品牌?不就是牌子吗?注册一下,有钱打打广告就成了呗。”这回答让我咋在那儿,不知所措。在这,我也仅能简要地分享一个观点:品牌绝非具象的呈现。它,是一种商业价值,是一种能够凭借自己价值存在甚至增长的有机体! 欢迎约我,我谨以最诚挚的心向您倾吐。 以下是我在一次广告公司分享会上关于品牌培育系统的分享内容,共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E5NjEwOQ==&mid=205643646&idx=1&sn=11613bae8135a32003a588f3f13e5be3&scene=2&key=dffc561732c226514df890832b4bc45c239b0435677b285d2c79afa7d0502fffca247e1d336e49519383484dafb44e70&ascene=1&uin=MjkzNTE0MDQ4MQ%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dFxW43mOvgBLbXSUizrflVa0DqtH%2FoiVB2Ewz1HMZZ7NDnXH7TRCbaej6JMO0WuA

    ¥600

行家自述

我在2008年进入广告公司,其中参与了7天连锁酒店的整体品牌形象策划和香港赛诺床上用品的影视形象推广;2010年成为企业咨询管理公司项目组组长,参与主持国内多达50多个中小企业品牌整体策划。 2014年创立文化传播机构,服务了近30个企业;2015年携带自行发明项目,创立沃撕文化,成为国内已知唯一项目创始人。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企业致胜关键——我的品牌培育之道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