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雄
北京
主编,一品带刀侍卫
评分: -
响应率:
约聊人数: 2
  • 与你一起梳理你创新、创业的实践或设想

    创业者在创新或创业过程中容易处在一种当局者迷的状态,许多人从主观视角出发,于是就容易陷入本位的思维限制,对于自身的实践与设想中的一些问题都难以发现,进而埋下失败的隐患。这个时候,创业者往往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第三者为自己的实践或设想把把关。 在这方面,我能够为你提供帮助。作为科技创新浪潮的观察家与投资人,我在17年的从业经历中,与各行业创业企业共同经历许多重大决策,曾为不少今天与明天的领头羊提供重大思路,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相信在这里也能够为你提供帮助。 该话题将为你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或设想提供预判——若不行的,早死早超生;若可行,如何可以更好。 只想与目前已有创新/创业实践或设想者交谈。  

    ¥666
  • 如何度过创新不应期

    不应期,原本讲的很简单:生物对某一刺激发生应激反应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即使再给予刺激,也不发生反应,这段时期就是不应期。创新上似乎也有不应期的存在。比如你如果留意的话,可以不止一次地在传记中读到,某个阶段曾锐意创新的人,忽然变成阻碍创新的人,这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处于创新不应期。 你是不是也为此而苦恼?是否在上一次创新或创业之后陷入了瓶颈当中?你在脑海中塑造一个全新的想法是不是比过去困难许多?你该如何突破瓶颈,度过这段创新不应期? 我是中国科技创业潮最早、最持久的观察者,对创新有深刻的思考;同时因为从事投资行业,自己也创业过,与诸多创业者有过深入的接触与交流,在创新前线的经历给了我看待创新的另一种视角。对于如何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我有许多经验与案例能与你分享。 在这个话题中,我要做的是: 帮助你克服创新屏障; 治疗创新不孕不育。 只想与曾经有过创新或创业经历的实践者交谈。

    ¥666
  • 如何成为你老板的金牌导演

    企业创始人或掌舵者,是最需要个人故事的,但往往也是最缺乏合适的故事脚本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高管/企业传播专业人士/公关/创始人容易遭遇: (1)企业创始人或掌舵者,往往难以把握对于自己故事的尺度——有的像陈光标一般自己嗨翻外界却不买账; (2)有的像顺丰王卫一样,难见踪影。很多人解释为低调……NONONO,这根本不是低调,要么是没想明白; (3)讲企业家的故事需要的不是挖空心思,而是把握规律,并踩着有迹可循的模板一步步优化; 我在企业家故事讲述18年;最高成就就是你难以发现我的成就^_^因为多家高速成长企业悄悄地消化为官方版本 我愿意与你分享的内容包括: (1)七个维度建立企业家故事模板; (2)梳理过往同方向上得失; (3)协助形成基本框架。 PS.在选择与我见面前,请把你的问题更具体化。毕竟一小时的谈话只能解决一个小问题。请把你的问题提前发给我,方便我做更精确的准备,提升见面效率。期待与你的见面。

    ¥999

行家自述

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MBA(略过吧,只是怕连个硕士都没有丢人)。 2.此前我是《FastCompany/快公司》一品带刀侍卫或者说主编,醉心于创新的产生与扩散:是中国科技创业潮最早、最持久的观察者——2000年前即预见阿里、腾讯、携程等此后的崛起;最早推荐稻盛和夫等,是商业新趋势思想的“美食家”;将快公司“Most Creative People in China”和“Most Innovative Company In China”变成唯一被广泛接受的创新风向标,并据此推动跨界,挖掘、加速中国创新。 3.在人群中辨识出马云、马化腾、王兴、季琦等目前一线、二线企业家一大把,这是1998年-2010年间的成果。最近三年热衷于在不同领域寻找创造力爆棚者,目前已收获200个中国顶级的聪明脑袋,正在收集第201-300。你会是下一个吗? 4.毛主席说:一次创新不难,一辈子创新太难太难。 5.你得到多少跟你的欲望有多强烈无关,而我则最喜玩笑着谈认真的话。 6.若想多点了解,可关注我个人公众号:创新柯学家。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与你一起梳理你创新、创业的实践或设想
如何度过创新不应期
如何成为你老板的金牌导演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