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星
上海
心理咨询师,《童年就是硬道理》作者
评分: -
响应率:
约聊人数: 1
  • 解答你亲子关系中的困惑

    如何让孩子做到心理断奶,拥有自主感,主动性和信心 如果说我们的内心存在一个心理结构,那么,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个结构很可能是八层的金字塔,理想化的状态是, 0—1.5岁,搭建出第一层,功能是提供安全感,让我感觉这个世界是有爱的。 1.5—3岁,搭建出第二层,功能是提供自主感,让我感觉我是我自己的。 3—6岁, 搭建出第三层,功能是提供主动感,让我感觉我可以用“我想要”来代替“我应该”。 6—12岁搭建第四层,功能是提供信心感,让我感觉我可以做到。 12—18岁, 搭建出第五层,功能是提供身份感,让我始终知道我是谁。 18—30岁, 搭建出第六层,提供爱的感觉,让我渴望完整的爱; 30—50岁, 搭建出第七层,提供博爱的感觉,让我感觉通过博爱来获得继续创造的感觉。 60—死亡,搭建出第八层,提供智慧的感觉,让我感觉我可以文明的接受我这一生。 其实:上面这个作为个人心理结构的发展过程和我们人类作为群体去发展出社会文化的过程是一样的。也就是:宗教(提供安全感)-- 法律(提供平等感)-- 经济(提供主动感)-- 学校教育 (提供信心)-- 某种价值体系 (提供身份感)-- 伦理学 (提供爱的感觉)-- 艺术和科学 (提供创造的感觉)-- 文明的总和 (提供智慧的感觉) 既然,研究个人的精神分析学和研究群体的社会学都指出,我们人类的心理发展存在某种规律。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就很有必要参考这份心理建设蓝图。 因为,如果我们可以明白这个结构的最终形态有哪些?都可以选择哪些材料,选择哪些技术?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去规划和建设他们的内心结构。 而又因为这个结构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优的,那么,它可以最大效率的帮助孩子去吸收和运用他们的内心能量,同时带给孩子们内在好的自我感觉。 比如说,小杰是一名两岁的男孩,一送他去早教园,他就哭泣,而且,时间会很久,惹得家人和老师都很讨厌。妈妈感觉他太软弱了,就有些自责,感觉自己不够狠心,应该送到早教园就不要多停留,爸爸也对她说,这就像是断奶,要断就要狠心。 我们说,父母这么狠心的促使儿子去独立也是一种方法了,而且,不排除很多文化保守的父母确实是这么做的,因为,传统文化就不认为一个小孩子有什么情感生活的必要性。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管用,但是,它的代价是牺牲了孩子的自主感。因为,小杰的父母会对小杰说:“你不要哭,你老是哭,爸爸妈妈会很丢人。你应该做一个勇敢坚强的小孩子。”于是,小杰内心会有羞耻感,为了重新赢得父母的爱,他只好把内心脆弱的自己放下,而去扮演一个勇敢坚强的小孩。时间久了,这个勇敢坚强的假我就代替了那个脆弱的真我,于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小杰的自主感(我是属于我自己的)就被破坏了,因为,现在很大程度上,小杰是属于那个勇敢坚强的我的,而勇敢坚强的我又是属于小杰父母的,所以,最后小杰就属于他父母的了。 故事要是再往下面发展,就会是小杰听从父母的安排选择了奥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他真正喜欢的是建筑),然后,考研了,也尊重父母的意愿选择了合适的妻子。一切都很顺利,但是,他的心理结构是不稳的,第二层是不坚实的。他很可能会经常做梦,梦中他成为了一个建筑师。他也很可能在父母都去世后,突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而选择和建筑有关的职业。终于,他的心理结构,可以重新建造一遍,而这么做之后,他才感觉踏实。 但是,假如小杰的父母可以按照心理结构的发展理论去解决问题,那么,事情就变得自然多了。 事实上,只要你提供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那么,一个两岁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发展出自主性,也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他就可以和父母从心理上分离了,对于小杰而言,就是他感到了要和妈妈分离的可能性,于是产生了分离焦虑,感到自己是很脆弱的,那么,我们就允许他哭泣,允许他感到脆弱的自己,然后,我们补充他的安全感。只要补充够了,那么,他的内心结构就自然而然的开始建构第二层自主感了。到那个时候,小杰的内心任务就不是围绕着我要如何和妈妈分离了,而是变成我要在早教园如何成为我自己了。 简单的说,对于小杰妈妈而言,断奶有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就是等他吃够奶后,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和你断开。 但是,小杰妈妈可能会提出她的担心:小杰万一一直要吸奶怎么办?万一你说的心理结构的发展蓝图是错误的怎么办? 那么,我们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看到一棵棵顶天立地的大树都是从那一粒粒弱不禁风的种子发育而成。那么,当一颗种子没有发育成功,我们就会轻易的认为是种子内部的成长蓝图或者神秘力量是坏的吗?难道我们就不能认为是土壤的问题,是阳光的问题吗? 所以,针对小杰妈妈的疑惑,我们会更大可能的反问她:“当小杰在建设第一层时,你都做了些什么?” 小杰的例子可能会触动一些父母的内心,他们开始回想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他们开始担心我孩子内心的心理结构地基不稳怎么办? 作为种子被小刀割和作为大树被大刀砍,前者影响可能更加深远。 建筑师们也经常说,改造一座建筑的代价要数倍于推倒重新建设一座。 不过,我们作为父母也不必过于后悔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的就已经发生了,理性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珍惜当下和未来的机会,改变越早越好。而且,更好的消息是,我们的心理自我修复能力要比我们想象的强大的多,只要方法得当,修复过去的创伤是完全可能的。 最后,在众多的加强孩子安全感的理论和技术中,我将给大家带来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依恋类型”理论,该理论因为解释范围广,技术又简单实用,所以影响力很大。甚至在美国已经提出21世纪将是“依恋的世纪”。 那么,我们父母很有必要接触一些依恋类型的理论和技术,一来可以运用先进的理论来帮助孩子构建最重要的心理结构第一层。二来也可以帮助自己改善自己的内心结构,拥有更好的包容情绪,理解情绪的能力。 欢迎大家就一些具体的孩子问题发起提问,我会在理论的基础上尽量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

    ¥500
  • 0--3岁母婴心理,亲子关系解答

    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早期教育。 年轻妈妈,全职妈妈容易遭遇: 面对社会上各种育儿思潮时的选择性混乱; 短期内积极但是没有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 对传统保守育儿方式的无意识留恋。 我在拥有系统的心理学本科到研究生的科学培训过程,拥有十年的面对面心理咨询的经验,加入中美精神分析协会,全面系统学习精神分析育儿理念,个人分析一周四次,获得来自国际精神分析师的直接指导。多次举办妈妈沙龙和亲子讲座,积累了大量育儿案例,出版《童年就是硬道理》的个人案例作品集。 我愿意与你分享的内容包括: 来自欧美的现代育儿理念,历经百余年的发展,理念成熟可靠; 案例活泼生动,内容贴近目标人群,容易激发共鸣; 理论结合实际,尽量保证有可操作的技术可以落地应用。 附带几个问题,方便大家理清自己在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形。 1:“陈老师,我怀孕了,但是,我好焦虑啊,你说我自己都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孩子,我怎么敢要孩子呢,我自己都缺爱,我又怎么给未来的他爱呢?我老公倒是蛮乐观的,但是我感觉他好像还没有进入做父亲的角色,不能给我安全感。陈老师,您说我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妈妈吗?” 2:“我到孕晚期了,我越是想未来,就越是担心。你想各种竞争在等着他,选择什么早教了,什么进重点幼儿园了,幼升小,小升初,这一系列的事情在等着。而且,环境又有污染,雾霾,食品安全,我和老公也就算个中产阶级,万一失业了,一切该怎么办呢?” 3:“我女儿三个月大了,我经常一边看电视一边喂她奶,我都很习惯了,我妈也从不说我什么。可是前几天我婆婆到我家了,看到我这样,就给我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你要和小婴儿多眼神沟通才行啊,否则,她以后情商不高的。我就纳闷了,我妈都从来不说我,你凭什么说我。到了晚上,老公回来,我就告诉了他,他也帮我和他妈沟通了下,叫他妈以后不要管我看电视喂孩子的事情。不过,事后我好像也有些担心了,因为,没有哪个奶奶会诅咒自己孙子情商低的,或许,我婆婆说的是对的,可是三个月大的孩子懂什么呢?我和她眼神沟通什么呢?而且,我妈也对我说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好了,不需要什么沟通的。所以,陈老师,你说我一边喂奶一边看电视,这样子做到底对不对?” 4:“我孩子已经快两岁了,带他到小区,其它的同龄的孩子都是高高兴兴跑,遇到什么东西都很好奇的大叫。可我儿子却总是怯生生的离开我,刚几米远,就回头不断的看我,我真是感觉丢脸急了,他怎么就这么胆小呢?看到其它孩子都生龙活虎的去玩,去探索,我真是担心我儿子会不会有些傻呢?陈老师,你说我儿子是不是就天生胆小,没出息呢?” 5:“我女儿已经2岁了,在家里都好,上一周送到早教园上托班,我一离开,就大哭,老师说这是分离焦虑,要心理断奶,我狠狠心就会好的。我也以为会这样,没想到一连三天都是哭的死去活来,到了第三天,老师也无奈的给我打电话说,你还是把她接回去吧,她哭的实在是人害怕了。可是,我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也想着她必须早点独立些啊。陈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6:“陈老师,前几天和一个妈妈聊天,她无意中提到她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得了自闭症,然后,给我说自闭症就是没有同情别人的能力,就是不论你怎么对孩子好,他都不知道感激。结果,把我吓坏了,我发现我的孩子好像就是这样的,别的孩子都是和妈妈分离的时候,会哭泣,她就没反应。她18个月,我送他去早教园上托班,其他孩子都是哭的死去活来,他也不看我,就一个人走进去一个人开始玩了。下午我去接她,她也不像其他小孩子那么开心的见到妈妈又亲又抱的,好像很成熟的拿好自己的东西,就和我出去了。不过,除了情感冷漠外,好像其他都正常啊,也会和我聊天,只是好像比较被动,不怎么喜欢别的小朋友找他玩,也不喜欢我过多的亲近她。您说他这样到底是不是自闭症啊。”     相信上面这6个问题,有些妈妈可能或多或少的也遇到过,那么,提出一个好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了,那么,我们尝试这重新思考下这七个问题? 为何我的人生总是要么活在对过去的后悔中,要么就是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中?为何就不能活在当下的现实中呢? 0—3岁幼儿的内心世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假如母婴之间存在眼神沟通的需要,那么,婴儿盯着我们的眼睛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什么? 假如孩子就是一部智能手机,现在你发现它不工作了,那么,如何给它充电,让它可以正常的工作? 断奶的最有利条件是什么? 情感冷漠是自闭症呢?还是养育过程中孩子感到得不到爱,而不愿意和母亲建立情感依恋关系? 假如您同样被类似的问题所困扰,欢迎您来找我。 PS.在选择与我见面前,请把你的问题更具体化。毕竟一小时的谈话只能解决一个小问题。请把你的问题提前发给我,方便我做更精确的准备,提升见面效率。期待与你的见面。

    ¥500

行家自述

1999--2003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 2005—2006 英国班戈大学心理学硕士 2007上海市引进人才 2008至今《新闻晨报》倾诉版专栏作者 2007至2013年分别和沪上知名心理咨询机构“心灵花园”,“朔源心理咨询”“我的关爱”“修齐健康”等机构签约,担任心理咨询师和EAP心理培训师 2009年和“心灵花园”机构共同完成第一本心理咨询案例集《爱可以不伤》由文汇出版社发行 2014年参加星尚“万万看不懂”节目,担任特邀心理嘉宾 2014加入中美精神分析小组G组,并且成为上海地区协调员,同年 8月开始为期两年的每周四次接受国际精神分析师的个人分析 2014年创办“陈天星私人心理工作室”开始专注于个体的长程咨询,以及当代母婴依恋关系,亲子关系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2015年个人专著《童年就是硬道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业以来累计个体心理咨询时间5000小时,被督导和被培训时间600小时 我的工作室坐落在上海浦东世纪公园边上的花园小区中,环境优美,私密安静。欢迎需要心理帮助的朋友前来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 用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专业沙盘室 2015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个人作品集 附录曾经发表在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晨报》的部分作品   《女高管:三岁女儿为何总是打自己》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4-12/17/content_48073.htm 《我怕继女会伤害我的新生儿》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2-09/26/content_890280.htm 《初中男孩给自己戴上“怪物”面具》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3-04/10/content_1004649.htm 《铁了心要复读,儿子变得“神经兮兮”》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3-07/17/content_1060605.htm 《儿子坚持要出国给富二代陪读》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2-11/14/content_918830.htm 《为何妈妈永远看不上我》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2-09/20/content_886141.htm 《母亲让我辞职,却又旁观我的窘境》http://www.kaixian.tv/gd/2014/0122/1247663.html 《总觉得上司不配管理我》 《被委以重任,我却惴惴不安》   《面对完美的妻子,我想爱却爱不起来》   《面对平庸的上司我很不耐烦》   《她爱作,他爱逃,到底谁有病?》   《他一会像天使,一会像恶魔》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解答你亲子关系中的困惑
0--3岁母婴心理,亲子关系解答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