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艳
北京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评分: -
响应率:
约聊人数: 2
  • 你是否相信你的需要,有人回应?

                             当我需要你时,你没有回应我    “我没有安全感”,“我不信任你”,这是常见的一种不信任的表达(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但有时你是否觉得这几个字似乎无法充分传递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么安全感是一种什么心理体验,而这种不安全又是什么体会呢?最近在看一本书《依恋三部曲,第三卷——丧失》,刚看到序言中一段话便激起我很多联想和对安全感的理解。 “安全基地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人或一件事,而是一种联合创造的心理的状态,是一种两人之间的、婴儿与母亲间的心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婴儿的期待和母亲感觉其所能提供的是一致的。在这种适当的心理状态里,母亲能或多或少地回应她的婴儿,她能明白婴儿在寻找什么”                                             ——薇薇安.格林(Viviane Green) 这种安全感让我反思心理咨询工作,在心理咨询关系里,主动求助咨询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小时候没有被关爱的求助者,因内心缺乏一个可以被唤起的、关爱的父母,所以没办法相信有一个足够好的成年人在情感上是乐于帮助自己的,所以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建立和维护这种安全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也因这份安全感是很脆弱的,咨询关系常常被危及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容易中断,而结束咨询关系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我需要你时,你没有回应我”。当“我需要你,你没有回应我”时心理会滋长一道屏障,这心理屏障不仅结束了咨询关系,也让友情、爱情、亲情难以继续。 【在行郑重提示】:此话题内容仅为该行家在心理领域的的个人经验、意见或观点,仅供学员参考所用。如您或您的家人有诊疗需求,在行请您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本话题内容及行家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平台对话题内容不予担保,烦请知悉。

    ¥400
  • 忧郁症最大的苦楚和磨难

    “忧郁症最大的苦楚是,缺乏自我陈述的‘语言’。于是,受苦者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汇向旁人倾吐;就算勉而为之,旁人(包括至亲至爱的人)欲听不懂,甚至遭受嘲笑。既然如此,许多忧郁者只好诉诸缄默(放弃语言)或呓语(胡言乱语)了。 忧郁症病人的磨难之一,是“疏离“:被迫与社会疏离,与至亲至爱疏离,甚至与自己疏离。”我简直认不出我自己了——“这是忧郁症病人经常用来形容自己的一句话。此时,”语言“大概是唯一让忧郁者与社会、他人、自己发生交互关系的媒介。受苦者唯有倾吐,向心理治疗师倾吐,或至少向自己倾吐,才能维系飘摇的生命。 语言就是一条船,让受苦者得以航向旁人,航向自己。 那么,要去哪里找这艘船呢?不妨去心理治疗师那借取,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与爱对话》,是忧郁症病人伊芙的手记,以散文诗风格呈现了她和心理治疗师的交流历程。与心理治疗师交流是怎样的过程?书中这样书写: “很长一段时间,被治疗者不知道他/她从哪里来,为什么来到这里,要往哪里去;很长一段时间,被治疗者不知道治疗者是谁;很长一段时间,治疗者也还不知道被治疗者是谁;很长一段时间,被治疗者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很长一段时间,(被)治疗者以为自己终于知道一点什么,但不多久又觉得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很长一段时间,过去和现在,爱与恨,你是谁和我是谁,一直都反复辨证着;很长一段时间,治疗者承受这一切,而被治疗者过渡着这一切。“   【在行郑重提示】:此话题内容仅为该行家在心理领域的的个人经验、意见或观点,仅供学员参考所用。如您或您的家人有诊疗需求,在行请您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本话题内容及行家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平台对话题内容不予担保,烦请知悉。

    ¥400

行家自述

我是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我认可我们从出生开始就真诚地寻求一份依恋而可靠的关系,我们渴望在关系里看到和接纳自己,并学会接受他人和认同社会,但长大后的我们对关系控制不住的恐惧、回避和拒绝;过去的自己经历了什么,现在的自己受到过去怎样的影响,带着已成的心理的痛苦接下来的人生怎么继续生活?这是我们要在咨询关系里重要探索和发展的人生故事。心理咨询是一场关系里的相遇,在关系里受伤,需要在关系里疗愈。 受训经历: 2005年 获得 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证书编号:0508000008300163); 2009年 丛中教授“精神分析课程——性与人格”培训学员; 2012年 第三届 中—挪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暨督导师连续培训项目毕业学员; 2013年 北京曼陀海斯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组一年案例讨论,督导师:赵丞智 ; 2015年 南希.人格组织与动力性心理治疗理论实务工作坊学员; 2016年 中间学派(温尼科特)理论与实务系列工作坊(2016~2020); 2017年 克莱茵学派基本理论与治疗实践系列工作坊(2017-2021); 个人体验和督导经历: 2010年~2016年 接受 心理动力取向个人体验; 2013年~2015年 接受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每周团体督导,督导师:林涛; 2013年~2018年 接受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每周个体督导,督导师:王丽颖; 2017年~至今 接受 临床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每周团体案例督导,督导师:张秋茜; 燕园博思专职心理咨询师 中科启智儿童发展中心兼职儿童心理咨询师 易普斯EAP心理咨询师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你是否相信你的需要,有人回应?
忧郁症最大的苦楚和磨难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