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翔
北京
远镜创投合伙人
评分: 9.5
响应率:
约聊人数: 52
  • 从一个好 idea 到商业模式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面向消费市场的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应当如何梳理,才能满足市场及融资需要? 商业模式,其实是我在做投资过程里努力避免去过多谈及的词语。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个词语大而无当,在杂糅了大量冗余信息之后的“商业模式”几乎可以涵盖创业企业的一切所作所为所想。在创业市场持续火爆的今天,这个词儿更是充斥媒体喊到烂俗。 但是在创业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很难绕开这个词语。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模式构成了一个创业企业大部分的价值。在投资实践的过程里,我大量地见到创业者拿着一个深思熟虑的 idea 兴致勃勃地想要开始改变世界,而其描述的模式以及背后的逻辑则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漏洞。这个话题的讨论旨在通过对于 idea 的分析、梳理、总结,以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双重角度,介绍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与分析逻辑,希望能够帮助创业者在“撸袖子干”之前厘清思路。 我的这个话题有两种聊天形式,一是我结合之前看过的项目,以模拟的方式进行分析。二是针对创业者自身的 idea 进行实际的分析梳理。由于我投资经验集中在中国消费市场,故而希望交流的伙伴关注的也是这个市场。在我们交流之后,我会将一些材料通过电子形式与您分享。

    ¥800
  • 关于面向消费市场的创业,我们需要谈谈

    在这里见过两位数创业者之后,是时候推出这个话题了。 消费市场是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东西,也许正因为我们整日参与其中,反而有些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因为熟悉,所以不少创业者选择从这里开始,不管载体如何,或 APP,或公众号,或线下连锁,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店面,大家都在设想在这个熟悉的市场里从别人的兜里掏钱。因为陌生,有的人掏到了,而更多人却没有。 这个话题就是想从讨论消费市场开始,对创业者的想法、方法、现状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在此,我不全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而更多是站在见过三位数成功消费创业团队的观察者,跟你谈谈统计事实以及背后总结的东西。纯干货。 希望选择这个话题的学员已经开始创业工作并且经历了一段运营,这样可能会更容易帮到你。

    ¥800

行家自述

2001年,我考了人生中第一个第一名,以省高考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电子系。 整个大学期间我不太认真学习,倒是成了一个还算出色的业余话剧演员。大三做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可惜并不成功。2005年毕业后开始了五年的技术男生活,在一家美国芯片公司做过工程师、培训师、销售、市场。 工作之外,我一直专心地玩,也在玩中不断地寻找灵感。2008年开了人生第一家店,是一家很美的桌游吧。依然,不太成功。 2010年,我考了人生第二个第一名,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回到清华读商科,把自己在不断工作与创业中的想法在学习中沉淀打磨。 2012年赴美学习,回国后加入了彼时刚刚创立不久的远镜连锁成长基金。 在这个非常独特的风险投资基金里,我们近乎偏执地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消费市场的投资机会。就我个人而言,我找到了将十年思考与创业经验总结落地并指导实践的机会,也大量地开始了对消费市场的投资。 截止今日,我们在餐饮、O2O 服务、时尚产品、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的优秀企业进行了投资,也在以每周数十个的速度与数以百计的创业者讨论、分析、梳理他们那些可能改变世界的点子。 我信奉科学、信奉商业逻辑、信奉匠人精神,非常乐于将自己在行业内积攒起来的一点点经验与大家分享。与我接触过的创业者都告诉我,也许我不是他们见过的背景最闪亮、最财大气粗、资源丰厚的投资人,但是我一定是那个最真诚、最接地气、最掏心掏肺的那一个。 如果你跟我一样,同样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渴望,同样希望自己的点子真的改变世界,同样渴望自己的伙伴们都成为独角兽的一员,同时又愿意听听一个资深败物狂、资深消费者、资深玩主、专业投资人掏心窝子的想法,那请一定来聊聊。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从一个好 idea 到商业模式
关于面向消费市场的创业,我们需要谈谈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